第二十五章 泰山登临-《谁主君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唐雅逊兴起之至击剑作拍,待我一曲吼完,他说:"你这曲子应该是男人唱的。"

    "这本是西北地区,老百姓酿高粱时唱的曲子,叫做《酒神曲》。"我解释道,"你可以唱唱看啊。"  唐雅逊也不多作拘束,也是扯开嗓子唱起来,虽然他非关西大汉,但却是字字雄浑,句句豪迈。我鼓掌道好,没想到还能遇上就如梁羽生小说中的书生剑客般的人物,既有书生的儒雅,又有剑客的豪情。

    玉皇殿前有"极顶石",是泰山的最高点的标志。而历代帝王就在这里建登封台,封禅泰山,以昭示自己乃是天之子,康熙也不能免俗。唐雅逊指着登封台:"皇帝就这里诵读祭天文章,封泰山。"我玩笑似的问他:"你想不想上去念一番之乎者也?"  唐雅逊一笑,一跃而上,朗声念道:"款泰坛,柴泰清。受天命,报天成。竦皇心,荐乐声。志上达,歌下迎。亿上帝,临下庭。骑日月,陪列星。嘉祝信,大糦馨。澹神心,醉皇灵。相百辟,贡八荒。九歌叙,万舞翔。肃振振,铿皇皇。帝欣欣,福穰穰。高在上,道光明。物资始,德难名。承眷命,牧苍生。寰宇谧,太阶平。天道无亲,至诚与邻。山川遍礼,宫征维新。玉帛非盛,聪明会真。正斯一德,通乎百神。飨帝飨亲,维孝维圣。缉熙懿德,敷扬成命。华夷志同,笙镛礼盛。明灵降止,感此诚敬。"

    我看着唐雅逊带着几分笑意跃下封禅台问道:"这是什么词?"

    "唐封泰山乐章。"唐雅逊说完便突然沉默了。

    我无意探寻他的身世,看着他兴致勃勃的脸上流露出一些失落和绝望:"雅逊,你有没有想过你反清的目的是什么呢?是为了复明吗?可是大明朝已经亡了那么多年了,你难道就把你的一生都寄托在这希望缥缈所谓的大业上?"

    唐雅逊冷然回答道:"我也不是没有想过,我成功的机会太小了,但我还是不甘心啊。我和爱新觉罗家有世仇,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放过的。远的不说,我有个姑姑就死在康熙手里。"我听了心中一动:"你那个姑姑闺名可是雅儿?"

    唐雅逊大惊:"你怎么知道,她死的时候连我才三岁。"原来世上的事情真的有那么巧,我苦笑着说:"雅逊,你姑姑她其实是自杀的,死对于她而言是一种解脱。"  唐雅逊惊疑不定地看着我:"你听说了什么?我只知道她去刺杀康熙失败,逃亡了四年之后又被抓到,后来死了,连尸骨都没看到。"

    "她葬在十三陵附近,我也是听说的。你知道吗,康熙根本不会杀她的,因为他们两个人相恋过,你姑姑是觉得自己愧对先人才在康熙面前自尽的。要是康熙能下狠手杀她,她也不会选择自我了断。这才是一段真正的孽缘。"

    "这太不可思议了,我不敢相信。"要唐雅逊立刻就接受显然很难,但我相信他会明白的。

    "你不甘心我也能够理解,雅逊,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,明白天下苍生这四个字的含义。一旦起兵,天下兵祸连接,百姓流离失所,这没什么,反正历代帝王都是踩着无数的鲜血和白骨登上皇位的。若是你不忍生灵涂炭而选择行刺,死了一个康熙还会有他儿子,没了他儿子有他孙子。再退一万步说你把满人赶出了中原,难道还要重建一个大明朝?明亡固然是因为李闯起事和满人入关,但难道就没有自身的原因?若是真为了百姓好,为何还要有一个皇帝在上面?而这个皇帝又是以百姓的鲜血作为代价登上帝王宝座的。一个帝王决定天下苍生的死活,这难道就是合理的?天下是百姓的,不是某个人的……"不由自主地要谈到推翻帝制了,赶紧住口。唐雅逊哈哈一笑:"你说得很有道理,我会好好想想的。"

    接下来几天,我们去拱北石上看日出,游遍了王母池、普照寺、岱庙、扇子崖等诸多风景名胜。分别的时刻终于要来临了,他要南下回苏州,而我却不想回去了,这几日的豪情让我萌发了去三秦故地看一看的念头。唐雅逊听了我的提议拍案道好,无奈要务再身,不能同游。

    分别的那个晚上,我和他饮酒畅谈,酒酣耳热之际他突然问我:"小月,我们俩这般谈得来不如你干脆就嫁给我算了?"我哈哈一笑:"你来晚了,我早就被人给要走了。"  唐雅逊故作愤怒:"谁?居然把我们如此难得的小月给骗走了。"

    想起了胤禛,心里一酸,眼泪就落下来。唐雅逊见我落泪忙问:"他对你不好吗?"我摇摇头:"就是因为对我太好了我才难受。"  见唐雅逊不解,我笑了笑:"你以后要是爱上个姑娘就会明白了。"唐雅逊叹息似的看着我缓缓道:"那人是雍亲王吧。"  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  npxswz        各种乡村  都市  诱惑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