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 经济时代-《文字大变革》
第(3/3)页
“我不只是会古白啊,我之所以写这个,是因为能读进去古白的人都有一点文学功底,读的进去,写出来再差也不会差哪儿去,让这一批人作为第一波试点对象刚好合适。”
王师兄懂了,如果最开始写一本大白话快餐文,普通大众没有基础,不会读,有文化素养的人嗤之以鼻不读,那么就胎死腹中了。
古白加上大气的背景,写出来的小说气势磅礴。从气势上让每一个看的人都忘却了专业性的东西,沉入设定不能自拔,从此以后就会变成设定党。
而设定,应该是小说往后发展的关键词。
王师兄搞明白之后,严肃道:“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。”
“啊?”景苦一想,自己不过是知道的多点,王师兄这种才是正儿八经的大牛货,他的主意一定要听:“洗耳恭听。”
“你知道的,你刚刚说了你也是中文系毕业,中文系毕业后工作多难找有目共睹,我现在手里带了几批学生,有些人脑子适合钻研,有些人读书读的以后恐怕会穷困潦倒,不如你来教他们写小说。”
“这……”景苦想了一下,中文系一帮学生,这特么正是适合,一帮子有文化底蕴,又快要面临饿死状态的苦逼,打开脑洞大门之后,幻象飚的飞起,读起来不是爽翻天?
“可以试试。”景苦:“说起来,我还准备进修呢,你也看到了我的古文水平半灌水。”
王师兄:“这个简单,给你报名考研,我是导师,让你通关,做研究生你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去讲课。”
“还有这种好事?”
“你不看看我小师妹的老爹是谁,我老师,在中文系说一不二。”
别以为学究都是古板的人,每个时代最先接受变革的,都是这些人。
如果鲁迅不接受东洋,怎么会有后来的超级参天大树,如果顾城不写现代诗,文青们那什么去凭吊?
顾城?咦,开讲第一课有的讲了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