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安得广厦千万间-《文字大变革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没有个半辈子精研出一本书,你好意思说自己是国学大师?

    大师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见踪影,退而求其次说学者,那么全国还是有百八十个的。

    几所文科类大学一分,剩下的也就没谁了。

    总体来说,带一个国字的,就算是厉害到不要不要的门类了,然而真的钻研进去当做事业的,可没几个。

    不信在纸上写上苦荼二字,拿去问各路语文老师,保准有一半的人管它读作苦茶。

    想到中文系,景苦到是想起了:“我最近正发愁,那几本经典中,有两本没人教真心看不懂,网络上的释义怎么看怎么错的厉害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进修?还是干脆考研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啊,先见见你的师兄,然后再做决定吧。”

    专家署名的网络释义真的不见得准确,比如诗经·豳风·东山中有一句,‘有敦瓜苦,烝在栗薪’,网络释义是,有一个瓜放在柴火堆上。

    拜托,这是著名的诗经中著名的一首诗的核心语句,就TM是这个意思?

    直到有一天,景苦看了《军师联盟》,才恍然大悟,原来所谓有敦瓜苦,是说当年结婚时,一个葫芦劈做两半互相饮酒(类似现在的交杯酒)还历历在目,现在却闲置了下来,已经和柴火为伍了。

    衍生的意思是作者内疚冷落了妻子。

    神特么有一个瓜放在柴火堆上……

    如果没有一个懂行的师傅来教,谁知道最后会读出什么玩意儿来。

    搞完两个要签名的地方后,中介又排队拿了号,下午继续排队。

    中午就在房管局群众撑起的一条饮食街上随便吃了点什么,又开始苦逼的排队。

    人都吃饭去了,还是得排,不然得排更久,说不定一天办不完。

    下午三点多,终于眼看要搞定所有事情了,景苦看着疲惫的甘如荠:“要不给你师兄打个电话,约晚上吃饭聊聊?”

    甘如荠拿起电话,拨通了一个号码。

    对方爽朗:“哈哈,小师妹,终于又接到你的电话了。”

    “王师兄,我在蓉城。”

    “啊?没听到老师说啊?”

    甘如荠无奈:“我是来工作的,我有一个……朋友想约你吃饭。”憋了半天,最终甘如荠说出了朋友两个字。

    景苦很满意的点了点头,这相处一个多月,大家都是过命的交情了,还不能是朋友?

    “什么啊,小师妹你来蓉城我就该请你吃饭的,不过你得朋友……我又不认识,请我吃饭干嘛。”学者嘛,大多有性格。

    “你可别后悔。”

    “我有什么好后悔的,你知道我这个人不喜欢应酬。”

    “嗯,我朋友五方磐石对于请不到你吃饭表示深切哀悼。”五方磐石几个字加重了语气。

    “啊?谁?就是那个五方磐石?西游记的作者?”王师兄立马答应:“吃饭好啊,吃,哪儿吃?”
    第(2/3)页